央视记者问以是否不惜犯下战争罪 以方急扣“反犹”帽子反遭冷怼。2024年3月21日,在联合国例行记者会上,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徐德智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他指出,根据以色列《国土报》的报道,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内察里姆走廊发动的军事行动中射杀了200人,其中只有10人被确认为武装人员,其余190人为平民。
联合国发言人确认,加沙地区已有约四万五千人失去生命,其中包括超过两百名为联合国服务的工作人员。徐德智引用的报道来自以色列国内权威媒体,该媒体报道称“加沙不存在平民,只有恐怖分子”。报道还描述了以军士兵之间的击杀竞赛,以及阵亡者遗体被随意抛弃的情景。
当徐德智将这篇报道呈现在联合国会议厅时,以色列代表团成员的面容瞬间凝固,气氛骤然紧张。一位以方官员脸部肌肉紧绷,甚至有人试图强行中断他的发言。然而,徐德智并未因此中止,他坚定地向联合国提出质疑,询问其将采取何种具体程序来履行问责职责。会议主持者仅反复重申“强烈谴责”及“违反国际法”等程式化表述,并未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后续措施。
这段提问的影像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成为舆论焦点。以色列国内媒体与部分政治人物对此反应激烈,他们并未就报道中的事件本身做出解释或澄清,而是转向对徐德智的个人攻击,指责其言论带有“反犹主义”倾向。大量新注册的账号涌入徐德智的个人社交平台评论区,集中指责他“收取哈马斯组织的资金”以及“背叛国家利益”。
面对这些恶意指控,徐德智贴出了以色列官方发布的全部251名人质名单,并声明名单中没有任何中国人。他质问道:“你们究竟怀着怎样阴暗的心理,才会如此迫切地期望有中国同胞成为人质?”随着网络水军攻势愈发猛烈,中国国家安全部门发出警示,明确指出存在境外势力通过雇佣网络水军操纵国内舆论风向。
徐德智保持冷静,回应道:“你们所提出的一切指控,我毫无兴趣。”他在联合国办公桌上使用华为三折叠电脑和瑞幸咖啡,高效完成视频剪辑与新闻稿撰写。这种“一人成军”的工作方式逐渐成为突破西方舆论主导格局的重要力量。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曾公开称赞他在新闻报道中的专业与努力。
尽管遭遇网络暴力,徐德智依然坚守岗位。在报道黎巴嫩遭遇空袭的事件中,他再次以扎实而深入的现场工作做出有力回应。他面向以色列代表提出质询:“四万名无辜者丧生,一百万黎巴嫩民众被迫逃离家园,在这种情况下,你们依然相信外交途径能够解决冲突吗?”这一瞬间,直播画面捕捉到以色列官员脸上无法掩饰的痛苦表情,引发了全球范围的讨论。
易倍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